建一座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库(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阅读写作 > 中国传统文化 >

建一座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库(图)


栏目: 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佚名   热度:

  黄永松抢救出来的东西,远远比他有名或许你不曾读过黄永松创办的《汉声》杂志,或许你也不了解黄永松正在做的抢救民间文化的事,但你一定知道中国结。黄永松是中国结的抢救者、整理者、乃至命名者,“中国结”的名字由台湾传遍全世界华人区,再传回祖国大陆,从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

  黄永松身上没有“抢救者”那种急吼吼的姿态,相反,是不紧不慢、豁达平和的。极像从旧时走来的乡间雅士,向你讲述着什么,乍听起来那么随意,仔细品味又是那样不俗。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说:“对于结果的预估,我没那么"高明",只是因为一开始有个好心而已。”

  10月19日,他来到深圳,这一次,他带来的是几乎已经被遗忘的苏州水八仙。

  1、对好事认命认命就成了好事

  黄永松1971年在台湾创办《汉声》杂志,41年来,这个杂志只专注于一件事,就是带着抢救的心态记录濒临灭绝的传统民间文化。1987年两岸开放,黄永松又很快深入文化母土。他去浙江山区,寻找失传已久的唐代夹缬蓝印花布;他找到默默传承技艺的风筝老师傅,把曹雪芹扎燕风筝谱变成实物;他盘坐在西北的土炕上,看窑洞里的大娘剪纸;他为福建土楼留下完整记录……

  如今,他的主要工作地点在大陆,《汉声》杂志简体版的编辑部设在北京,编辑部有二十几人,加上台北繁体版编辑部的十几人,一共也就四十人左右。虽然黄永松的团队并不大,但《汉声》的坚持漫长而笃定。

  黄永松说,《汉声》的目的就是把传统文化做一点记录和保存,但是传统文化太宽广了,大家关注的方面也很多,而关于广大老百姓生活的民间文化的部分,鲜少受到关注。所以,他们就以这方面作为选材的对象。第一,必须是中国的;第二,必须是传统的;第三,必须是活生生的,还在民间里面活存的、使用的、运作的传统文化;第四,必须是民间的,因为上层学术界已经有人做过研究,而老百姓的生活却少有研究。

  黄永松将这么多年做《汉声》的经历称为“对好事认命”,于是认命也就成了好事。他说,越是乡土的,就越是人类的。后工业时代太霸道,抹杀了我们很多有个性、有特色的风物。大家在谈传统文化时,很多时候都是用眼耳口舌,唯独缺了一双手,他们现在做的就是多抢救一些传统文化的实物。

  2、城市的发展不应该消灭农田

  这一次来到深圳做客紫苑茶馆,黄永松和《汉声》杂志带来的,是他们历时两年半策划编撰的《中国水生植物苏州水八仙》,这是《汉声》杂志最近的一个调研项目成果。

  水八仙是八种生长在水中的中国传统食物,包括茭白、莲藕、水芹、芡实、茨菰、荸荠、莼菜、红菱。但是,原生种的水八仙正趋于走向昨日记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水八仙传统种植区因为工业区的扩张而逐渐消逝。传统的种植智慧在消散中,连在水八仙传统种植区,妇女的传统服饰也迅速走向消亡。美好的记忆哪里去了?泥土的芬芳哪里去了?失去爷爷奶奶用汗水生产的智慧,失去水土交融的尊重,失去我们祖先的生活习俗……我们不只是失去它们,还失去了更多。

  从策划之初的2010年6月开始,至2012年6月,《汉声》的三位年轻编辑从北京到苏州二十余次,在十几个村镇,实地采访水八仙从育苗到采收的全过程。在扎扎实实的寻访之中,一些有关水八仙的注定已成为遗憾的过往瞬间,重新浮现。

  黄永松说,如今,很多城市与乡村都失调了,城市在拼命发展,拥挤,城市没了城市的好处;乡村的价值观发生改变,人口缺少,剩下老少。城乡是我们的生活空间,却因为失调给大家造成很大的压力。水八仙只是其中的一个小事物,但拯救这种小事物,就是在拯救我们自己。城市的发展,不应该消灭农田。

  在《汉声》四十多年里,黄永松所做类如“拯救水八仙”这样的事,不知已经有了多少。《汉声》已出版超过150期,摞起来都高过他的身高了。看着过往每一期的封面,黄永松也常常吓自己一跳,而那些点点滴滴确是亲身经历过的。有过放弃或离开的念头吗?黄永松答:“我不是巨人,我也是平凡人,只是有良心而已。我现在在这方面多做一点,可能对社会有用。当我很累的时候,我就这样鼓励自己。”

  黄永松1943年生,台湾地区出版人,设计师,中古乡土文化遗产积极的抢救者。1971年创办《汉声》杂志,遍走中国田野乡间调查,采集“中国的”、“传统的”、“活生生的”民间手工艺文化,努力建立一座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库。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中国传统文化 企业战略定位的助推力

    下一篇:中国人亟须重塑尚武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