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发展绿色航运 守护一江碧水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社会热点新闻

湖北宜昌——发展绿色航运 守护一江碧水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闻不到刺鼻的柴油味,听不到发动机轰鸣声——行驶在湖北宜昌葛洲坝下游江段的“长江三峡1”号纯电动游轮,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一次充电可续航150公里。去年3月首航以来,这艘游轮总用电为95万千瓦时,对比同型常规燃油动力船舶,相当于减少了750余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长江三峡1”号,是宜昌促进长江航运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名片。

  船舶污染治理是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持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扎实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和工业、农业面源、船舶、尾矿库等污染治理工程”。位于长江中上游接合部的宜昌,是三峡工程和葛洲坝水利枢纽所在地,每年约6万艘(次)船舶在此通行待闸,船舶污染防治是硬任务、必答题。

  靠港和待闸船舶污染物基本实现零排放、全接收,岸电应用全面推广,新能源船舶制造和应用方兴未艾……近年来,宜昌市深入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持续深入推进港口船舶污染防治,成效引人注目。

  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能力居全省前列,打个“网约船”就可运走

  江面烟波浩渺,一艘用于装载甲醇的危化品船“远洋7063”号缓缓驶来,由工作人员引导停靠在洗舱趸船旁,接入作业管道。

  智能操作室电脑屏幕前,安全总监潘峰轻点鼠标,4台洗舱机360度旋转喷水,逐一清洗16个货舱。2小时后,洗舱机喷洒出高温蒸汽,舱壁上的化学品残液被进一步分解。“作业时无人进舱,全程自动化、可视化。”宜昌化学品船舶洗舱站负责人王敏说,载运化学品的船舶“洗澡”后才能消除燃爆和污染水质的隐患。

  从趸船引出的污水管,分别抽泵苯、醇、酸等不同类别的“洗澡水”,传送到1.3公里外的污水处理厂;另一侧,一根标有“中水”的管道从污水厂直通到趸船。

  “洗舱污水经处理后,一部分达标排放,另一部分循环利用,成为新的洗舱水。”王敏说,宜昌化学品船舶洗舱站投用以来,已为近100艘化学品船舶洗舱。

  确保船舶污染物“应交尽交”“应收尽收”,离不开硬件保障。近年来,宜昌加大资金投入,建成11个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设施,建造接收船48艘,接收转运处置能力居全省前列。

  天已擦黑,“大洋86”号货轮停泊在宜昌临江坪锚地,等待通过葛洲坝船闸。7天航行中,船上产生了3立方米生活污水。船长李永江打开手机,点击“净小宜”小程序,提交了一份污染物交付订单。

  “有船在‘呼叫’,咱们出发。”附近的污染物接收船“亲水环保1”号船长张首之在“净小宜”小程序上接单。

  15分钟后,两船会合,生活污水通过排污泵被抽到“亲水环保1”号。污水交付完成后,两位船长的手机上同时收到“净小宜”生成的船舶污染物接收电子联单,交付时间和数量一目了然。接下来,这些生活污水将由码头接单转运,泵入市政生活污水管网。

  宜昌市交通运输智慧中心负责人李宪介绍,除生活污水外,船舶交付的生活垃圾将由环卫部门转运至固废处理中心;含油废水将在码头实施预处理,再转运至危废处置单位。

  “强化船舶污染防治,既要完善硬件条件,也要加强软件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李宪说,宜昌创新推出船舶污染物协同治理信息系统——“净小宜”,让行船、污染物接收船、转运车辆、终端处理单位实现线上联动,助力污染物“交接转处”全流程闭环管理。

  目前,宜昌对船舶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接收转运处置实行全免费。“打个‘网约船’就可运走污染物,现在船舶、趸船普遍能主动交付污染物。”宜昌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胡朝晖介绍,如今在宜昌江段,靠港和待闸船舶污染物基本实现零排放、全接收,船舶污染物交付接收量逐年增长。截至6月9日,“净小宜”接收成交单次数累计突破50万。自2019年“净小宜”系统上线以来,宜昌江段累计接收长江船舶污染物494552吨。

  建设新能源清洁能源供应设施,率先实现规范性岸电全覆盖

  深夜,结束了2个多小时航行的“长江三峡1”号停泊在宜昌港三峡游客中心码头,清洁岸电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这座“水上酒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锚定电动化,中国企业抢先机(经济聚焦)

下一篇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4%(新数据 新看点)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