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连续八年考研失败折射学历焦虑 考研“高考化”会带来哪些影响?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教育观察

女子连续八年考研失败折射学历焦虑 考研“高考化”会带来哪些影响?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问题4 研究生教育究竟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最顶端的教育应当培养“高、精、尖”人才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苏尚锋

  必须承认,考研“高考化”趋势已经出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考研人数达到474万,前推四年,2019年全国普通本科录取人数为431万多。如果考虑到考研人群里还有往届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同时减去不同院校不同比例的推免生人数、出国人数,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本科毕业生都面临考研的选择,如同绝大多数的高中毕业生都面临高考一样,考研已经成为他们经过本科四年之后的又一次“高考”。

  大学本科教育的首要功能在于育人,其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学有专长的成熟劳动者。即使在经济发展放缓的情况下,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受限,合格的大学毕业生也应当可以通过尝试从事各种临时性工作,另辟一些新兴行业的岗位机会,利用所学专业自主创新创业。作为社会劳动群体的一分子,他们可以参与社会劳动生态的改良与完善,增进社会活力,推动市场疲态的加速恢复。大学教育的首要价值在于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如果仅仅因为社会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本科毕业生从一开始就缺乏进入生产劳动的信心与动力,而只能依赖于延长受教育年限来躲避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本科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就可能出现了问题。

  需要警醒的是,考研“高考化”趋势若日益严重,会使得研究生教育成本大大提高,而且无法达到人们对研究生教育使命的预期,甚至改变或混淆人们对研究生教育基本功能的认识。如果不能及时扼制这种倾向,最终将不断吞噬研究生教育的特定价值。

  作为位于国民教育体系顶端的研究生教育,有其特定的教育品质与功能。就专业学习而言,本科教育所面对的专业知识居于基础性、常识性的一端,强调专业共同体所累积起来的系统性的整体知识结构以及居于核心的专业概念、基本视角与理论方法。而研究生教育则是建立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它所面对的专业知识居于理论的延展性、开拓性的一端,强调在既有专业理论基础上的探索与创新,或者是面向现实问题的知识整合与深度探讨。虽然不同的学科专业差异很大,不同学科拥有截然不同的认知对象、认知方式以及转化应用方式,但整体来讲,本科学习强调专精知识的结构化与系统化,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则理当强调高深专门知识的生产、转化与再创造。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要求学生对专门学问持有持续并浓厚的研究兴趣,拥有复杂而抽象的认知与运算思维,对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较强的敏感度,并具备开展相应研究的必备素养与能力。简单地说,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高、精、尖”人才。

  因此,合宜的招考规模应该建立在对现有研究生教育资源、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以及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等因素的通盘考量与适配性上,否则就容易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受损,并让包括研究生本人在内的所有利益方受到伤害。

  研究生教育体现着我国的最高教育水平,为保证教学质量,研究生培养机制应不断进行改革与优化,着重在三个关键环节下功夫。

  首先,要严格并优化研究生招生环节,强化初试与复试结合的制度设计。要充分发挥推免生制度的优势,加大对推免生资质的审核与评价力度。既要引导降低对本科学习GPA(平均学分绩点)分值的过度依赖,还要防范一些为了获取推免资格而出现的成果催产现象甚至学术失范行为。

  其次,要建设更具合理性的培养制度,进一步完善导师指导下的专业式、协作式人才培养模式,为每名学生制定更具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要删减过量的课程学时,改进研究生课程质量,提供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增加学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的机会与时长,发挥研究生在研究中学习的路径优势。

  第三,要加大研究生教育评价改革,为适应并促进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从关注一些可量化指标转向关注培养过程与成果的高质量因素,从关注成果取向的培养效率转向关注培养模式、学术发展范式。要加大分流淘汰与激励力度,通过组会、中期审查、开题、结题答辩等一些环节,确保培养质量;还要聚焦研究生教育系统的自我评估与创新,将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培养机构自身的学术发展统一起来。

  (原标题:考研“高考化”会带来哪些影响)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上一篇AI绘画完成民国才女陆小曼未尽稿,AI人机共创画作首拍落槌价110万

下一篇教师≠编制 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师岗和编制脱钩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