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锦光:香港有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这些本身就是国家创科体系的一部分。本地大学也可以通过深圳研究院参与或承担国家、各个内地城市政府或企业的科研项目。
我认为,将来特区政府应与中央政府有更紧密的科研合作规划,让更多有能力的香港科学家参与国家规划的重点研发项目,至于经费则可以双方支援。这也是将香港科研力量融入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途径。
从理大来说,我们希望疫情过后鼓励更多老师到大湾区乃至全国各地城市交流,如果有城市需要且认同我们的科研能力,可以探讨建立转化型的技术研究院,提供研发空间和资金,理大提供技术和专业指导,从而将理大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到各地。这样也能为我们增添科研动力和资源,为国家科技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香港理大科研团队利用小行星“丝川”三维模型以协助国家未来的小行星探索任务。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中新社记者: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去年成立。作为联盟理事会的副主席、联合发起人之一,您认为联盟将在香港创科发展中担当怎样的角色?发挥什么作用?
滕锦光: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的会员,目前主要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在大湾区工作的院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都是国家的科技咨询团体,常为国家科技发展政策提出建议。对于香港创科发展及如何融入国家科技发展格局,两院院士们也会有政策性的建议,提交给特区政府及中央政府,这有助于香港科技发展更好地融入国家科技发展,并作出更多贡献。(完)
2022年8月11日,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于香港科学园主办首届“大湾区国际科创峰会”。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受访者简介: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校长、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副主席滕锦光。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
滕锦光,香港理工大学校长、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副主席及发起人之一。执掌理大前,滕锦光为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滕锦光作为结构工程学者,曾撰专著及两百多篇SCI期刊论文,著作被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广为引用,多项科研成果被中国、美国、欧洲,英国、澳大利亚的设计标准、指南所采纳。2017年荣获中国科技界最高学术荣衔—中国科学院院士。此外,他亦于2015年当选为爱丁堡皇家学会通讯院士,2013年当选为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滕锦光多年来获得许多奖项,其中包括2013年度获颁“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4年获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推荐
- 北京:打造“地下艺术空间”
- 2024上海豫园民俗艺术灯会亮灯
- 古巴举行“欢乐春节·博物馆里过大年”特别展览
- 瑞士向中国返还5件流失文物艺术品
- 新时代·我在中国|韩国美发师安钟旭:在新疆创造美好生活
- 郑孟状:抓住协同创新“牛鼻子”
- 【理论观察】用百年党史培育时代新人
- 大思政课 | 在宁夏中宁工业园区,探寻中国经济增长活力
- 人民网评:弘扬“上海精神”,共建美好家园
- 【共同富裕】充分利用数据资源,擘画县域共同富裕“实景图”
- 求是网评论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雷观帖:上海港湾集团参建的金边新机场,将成为世界第九大机场 |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
- 第四届“一带一路”百国印记短视频大赛投票通道19日正式开启!
- 党建引领 协同发力 杭州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 给群众讲理论,寻乌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