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4日报道 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3月30日发表题为《中国的世界秩序观》的文章,作者是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主任马克·伦纳德。全文摘编如下:
中国在过去几周非常成功。在中国的斡旋下,伊朗和沙特恢复了外交关系,中国提出了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和平方案。正如英国《经济学人》周刊所指出的那样,这些事件为“中国构想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与此同时,这在可能正走向战略死胡同的西方引起了重大反响。
毕竟,西方决策者逐渐达成的共识遵循的假设可能导致他们采取适得其反的行动。西方对中国所代表的挑战存在误解。
首先,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不相信西方政府致力于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因为它们在诸多方面已经抛弃了这种秩序。在许多全球南方国家看来,西方国家经常为了自身利益修改国际规则和制度。
第二个假设更成问题。美国总统拜登坚称,世界分为所谓“民主国家”和“独裁国家”,应该说服或者迫使处于中间地带的国家选边站。但大多数国家拒绝接受这一理念,而是认为世界正走向更深层的分裂和多极化。
因此,第三个假设也存在缺陷。我们之所以无法让其他国家相信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是错误的,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具有说服力,而是因为它们与我们的利益不同。无论西方怎么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并不认为俄乌冲突是一个关乎存亡的威胁。
拜登和其他西方领导人担心中国的崛起将颠覆西方主导的全球秩序,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回应是让所谓“民主国家”团结一致,对抗中国,以维护自己的优势。
而中国的战略是支持非西方世界对选择权和不结盟的向往。它将自己打造成这些原则的捍卫者,并基于各国摆脱西方支配的能力提出了一种不同的理念。
这两种愿景之间的竞争是不对称的。美国押注于一个两极分化的世界,而中国正在全力推进一个更加多极化的世界。中国的目标不是取代美国,而是被希望拥有更大发言权的发展中国家视为朋友和盟友。
中国正确地认为,21世纪全球政治的决定性主题是主权,而非对更强大盟友的敬重。
考虑到中国的战略,西方决策者应该调整策略。与其对非西方国家进行说教(或恫吓),他们更应承认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而且这些利益并不总是与西方的利益完全一致。他们必须接受,异质性是结构性事实,而非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少点对其他国家该如何处理事务的说教,而是把它们当作拥有自己的优先事项的主权行为体,那么西方仍然可以在具体的全球问题上带来建设性的改变,甚至可能会在此过程中获得一些新的支持者。
要想提出一个足以匹敌中国世界秩序愿景的方案,西方就必须停止要求其他国家捍卫现有秩序,而是着手招募伙伴,共同打造新的愿景。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推荐
- 北京:打造“地下艺术空间”
- 2024上海豫园民俗艺术灯会亮灯
- 古巴举行“欢乐春节·博物馆里过大年”特别展览
- 瑞士向中国返还5件流失文物艺术品
- 新时代·我在中国|韩国美发师安钟旭:在新疆创造美好生活
- 郑孟状:抓住协同创新“牛鼻子”
- 【理论观察】用百年党史培育时代新人
- 大思政课 | 在宁夏中宁工业园区,探寻中国经济增长活力
- 人民网评:弘扬“上海精神”,共建美好家园
- 【共同富裕】充分利用数据资源,擘画县域共同富裕“实景图”
- 求是网评论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雷观帖:上海港湾集团参建的金边新机场,将成为世界第九大机场 |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
- 第四届“一带一路”百国印记短视频大赛投票通道19日正式开启!
- 党建引领 协同发力 杭州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 给群众讲理论,寻乌接地气